潔白無瑕疵的羔羊
經文:《太27:1-2,11-26》《參考:可15:1-20;路23:1-24;約18:28-19:16》
序言:耶穌受羅馬巡撫彼拉多的審判,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思想:
- ① 耶穌向彼拉多做了美好的見證《提前6:13》,彰顯出天國君王的生命特質。
- ② 耶穌被釘十字架是祂的工作,為了要把律法的義,成就在我們這些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《羅8:3-4》,使所有重生得救的人,都能夠活在不定罪裡,按照賜生命聖靈的律來行事為人,漸漸長大成熟,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。
- ③ 耶穌被釘十字架的背後是與仇敵撒但的爭戰,得勝者會和基督一樣見證和彰顯天國生命的特質。
1.耶穌接受羅馬政權的審判《27:1-2,11-14》
「到了早晨,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大家商議要治死耶穌,就把他捆綁,解去,交給巡撫彼拉多。耶穌站在巡撫面前;巡撫問他說:「你是猶太人的王嗎?」耶穌說:「你說的是。」他被祭司長和長老控告的時候,甚麼都不回答。彼拉多就對他說:「他們作見證告你這麼多的事,你沒有聽見嗎?」 耶穌仍不回答,連一句話也不說,以致巡撫甚覺希奇。」
猶太教不僅拒絕承認耶穌是他們的彌賽亞、受膏君王,他們還要治死祂。但因為猶太教公會在羅馬政權統治之下,沒有執行死刑的權柄,他們就控告耶穌是煽動叛亂份子,並對耶穌有三個指控:
- ①耶穌誘惑猶太百姓;
- ②耶穌禁止納稅給羅馬皇帝凱撒;
- ③耶穌稱自己是基督是王。
1)控告與回答
《賽53:7》「他被欺壓,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。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,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,他也是這樣不開口。」
雖然耶穌對他們的控告一直保持沉默,但主耶穌並不是完全沉默不語,祂的回答不僅針對問題本身,同時祂要啟示自己,就是祂的國度、祂的王權。因為猶太人所期盼的彌賽亞,是一個能帶領他們脫離羅馬政權統治,使他們回到大衛時代的國度。但耶穌卻啟示祂的王權要遠遠超過大衛的王權和統治。地上的以色列國度是一個啟示、一個預表,基督十字架是指向最後在新天新地裡,神與祂的百姓同在。但因猶太教不明白這個真理,耶穌挑戰到他們的主權,威脅到他們獲得經濟利益,因此他們要治死耶穌。
*你如何面對從人來的控告?
2)基督王權正面的啟示
《約18:36》耶穌回答說:「我的國不屬這世界…。」主耶穌是在說明自己的王權,不同於猶太教以及彼拉多所理解的王權。猶太教把以色列民族的統治,看為是基督的王權;彼拉多把羅馬政府的統治看為是王權。但耶穌說,我的國度不同於世界的力量,不在於世界所保護的基礎上,而是建立在基督的降服,為世人的罪把自己當做贖罪祭獻上。
世上的王權、猶太教和羅馬政府的王權,都是神所設立的。神設立地上政權的目的,是要建立一個暫時性的平台,提供神的國度在其中發展。當地上的政權成為敵對基督教會的工具時,神就興起審判,⼀直到基督再來時,把祂的國度帶到最後完成。
《約18:37》「彼拉多就對他說:「這樣,你是王嗎?」耶穌回答說:「你說我是王。我為此而生,也為此來到世間,特為給真理作見證。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。」基督用正面的方式,啟示祂王權的性質。基督王權的起源,是出於神把⼈類從罪中拯救出來的計劃,這個計劃從創世之前就開始了。《彼前1:20》「基督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神知道的,卻在這末世才為你們顯現。」
*基督透過什麼來彰顯、啟示祂的王權?
3)耶穌在彼拉多面前美好的見證
彼拉多雖不信神,也對神國度真理沒有興趣,但他知道耶穌對祂王權的解釋,並不構成猶太⼈所指控的死罪。
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都記錄了,彼拉多說了三次「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來。」這是耶穌在彼拉多面前美好的見證:耶穌是無罪的,耶穌是神所預備潔白無瑕疵的羔羊,祂要為我們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,祂要為我們的稱義得著復活的生命。所以彼拉多按照羅馬政府的律法,祂宣告耶穌是無罪的;但是他不願因耶穌而引起社會暴動,最後他把如何處置耶穌的權柄,交給猶太公會和群眾手中。
*當你面臨人的指控時,你是否能在人面前有美好的見證?
2.彼拉多審判的策略《27:15-19》
「巡撫有一個常例,每逢這節期,隨眾人所要的釋放一個囚犯給他們。當時有一個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。眾人聚集的時候,彼拉多就對他們說:『你們要我釋放哪一個給你們?是巴拉巴呢?是稱為基督的耶穌呢?』巡撫原知道他們是因為嫉妒才把他解了來。正坐堂的時候,他的夫人打發人來說:『這義人的事,你一點不可管,因為我今天在夢中為他受了許多的苦。』」
「我要如何處置耶穌?」當你稱耶穌基督為你生命的主的時候,你就承認你是屬於祂的。《羅8:9》「如果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裏,你們就不屬肉體,乃屬聖靈了。人若沒有基督的靈,就不是屬基督的。」基督必定會藉著聖靈在我們裡面作王掌權,我們也必須順服基督,使我們得著基督的生命,見證律法的義被成就在我們身上。
*當你稱耶穌基督為你生命的主,確認耶穌在你生命中的位置是什麼?
1)把決定權交給百姓
彼拉多多次審問耶穌,都沒有找到控告耶穌的事實及威脅羅馬政權的證據,但他企圖要百姓來決定,應該要釋放耶穌還是巴拉巴,他沒有執行神賦予他巡撫的職責,這是他脫困的方法,為了確保自己的職位。因為從他上任開始,就引起過猶太人三次的暴動,使得羅馬皇帝大怒,對他發出警告要革除他的職分。因此,他刻意避免引起猶太人的衝突,他採取中立的角色,他不要得罪擁護耶穌的人,也不要得罪猶太教公會,這也是彼拉多的計劃。《路23:13》「彼拉多傳齊了祭司長和官府並百姓。」所以彼拉多這次刻意把百姓召來。
*在基督的信仰裡,我們有中立的角色嗎?
2)揭露彼拉多人性中的罪
彼拉多想要釋放無罪的耶穌,即使他顯出本性中的一些良善,但他違背是非善惡之心,最後為了自我的利益,揭露了他本性中的罪。彼拉多如此,使徒彼得以及其他的門徒,他們也都因自己生命受到威脅而逃跑了。其實我們的本性和彼得、彼拉多是一樣的,都是會愛惜自己的生命勝過一切的。除非我們在認識基督的知識上漸漸長大,除非我們經歷到基督在我們生命中掌權,知道基督在我們身上工作的方式與原則。
*你的意見、想法、自尊、自卑、自以為義,是不是常凌鴐在耶穌之上?
3)彰顯基督天國生命特質
《約12:25-26》「愛惜自己生命的,就失喪生命;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,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。若有人服事我,就當跟從我;我在哪裏,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;若有人服事我,我父必尊重他。」這是天國生命的特質。
《約19:1-3》「當下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。兵丁用荊棘編做冠冕戴在他頭上,給他穿上紫袍, 又挨近他,說:「恭喜,猶太人的王啊!」他們就用手掌打他。」基督為我們所受的羞辱。
《賽53:5》「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,為我們的罪孽壓傷。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,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。」都是為了我們可以同享基督的榮耀。《羅8:17》「既是兒女,便是後嗣,就是神的後嗣,和基督同作後嗣。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,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。」
《太5:39-41》「只是我告訴你們,不要與惡人作對。有人打你的右臉,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;有人想要告你,要拿你的裏衣,連外衣也由他拿去;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,你就同他走二里。」這是稱義的信心所產生的生命特質。
*你有否願意追求基督天國的生命特質?
4)彼拉多為了自己的利益
彼拉多鞭打羞辱耶穌是他的計劃,為了要滿足安撫猶太公會,使他們同意釋放耶穌,但他們卻威脅彼拉多。《約19:12》「從此,彼拉多想要釋放耶穌,無奈猶太人喊着說:『你若釋放這個人,就不是凱撒的忠臣。凡以自己為王的,就是背叛凱撒了。』」
彼拉多已經有三次失敗的經歷,他不能再失敗。《約19:10-11》「彼拉多說:『你不對我說話嗎?你豈不知我有權柄釋放你,也有權柄把你釘十字架嗎?』耶穌回答說:『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,你就毫無權柄辦我。所以,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。』」耶穌再次啟示祂的王權。
*你會不會為了自己利益而去妥協基督的信仰?
3.怎樣處置那稱為基督的耶穌呢《27:20-26》
「祭司長和長老挑唆眾人,求釋放巴拉巴,除滅耶穌。巡撫對眾人說:「這兩個人,你們要我釋放哪一個給你們呢?」他們說:「巴拉巴。」 彼拉多說:「這樣,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他呢?」他們都說:「把他釘十字架!」 巡撫說:「為甚麼呢?他做了甚麼惡事呢?」他們便極力地喊着說:「把他釘十字架!」 彼拉多見說也無濟於事,反要生亂,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,說:「流這義人的血,罪不在我,你們承當吧。」眾人都回答說:「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。」於是彼拉多釋放巴拉巴給他們,把耶穌鞭打了,交給人釘十字架。」
彼拉多這次用基督-受膏君王這個頭銜,來稱呼耶穌,他要把基督以色列的受膏君王,和地上強盜的巴拉巴做對比,要猶太人做選擇。
1)彼拉多對耶穌的反應
雖然彼拉多不想被猶太領袖利用來對付耶穌,但最後彼拉多還是因為自己的利益昧著良心,成了宣判耶穌死刑的人。《太16:25》說「凡要救自己生命的,必喪掉生命;凡為我喪掉生命的,必得著生命。」彼拉多想要保住自己的官位和生命,卻不知道他失去了永遠的生命。
2)眾人對耶穌的反應
眾人最後還是執意要將無罪的耶穌釘死,選擇釋放有罪的巴拉巴。當我們面臨選擇的時候,是不是也常常選錯呢?我們在耶穌無條件的愛與人自私的愛之間,往往選擇愛人多於神;我們在永恆屬靈的祝福與地上短暫的祝福之間,通常被地上的祝福吸引過於屬靈的祝福;我們在神絕無差錯的帶領與世界人為的方法之間,總是選擇靠自己和跟隨世界走;我們在神不變的真理和撒但的謊言之間,常選擇相信魔鬼的欺騙。這是人的糊塗剛硬。
3)我們對耶穌的反應
對已經信主的我們來說,今天怎麼對待耶穌,會斷定我們過得勝的一天,還是無力的一天;今天的選擇,將決定我們的成敗和喜憂。我們要將耶穌放在生命的首位,以祂為中心、以祂為樂過每一天。
耶穌受審判帶給我們的省思:
- ① 耶穌的受苦;這是祂順服神的計劃,因愛神而樂意受苦,祂要使我們裡面,像祂有天國生命的特質被彰顯出來,成為祂的見證。
- ② 耶穌的沉默;是智慧的沉默,使我們學習不要不經意就帶出本性中的驕傲、自我、自卑,甚至苦毒和紛爭。
- ③ 耶穌揭露人本性的特質;基督為了要把我們帶進祂的國度,祂要把我們生命中所隱藏的罪除去,使祂的義成就在我們身上。
希律王和彼拉多都顯出⼈本性中的罪惡,《路23:8》「希律看見耶穌,就很歡喜;因為聽見過他的事,久已想要見他,並且指望看他行一件神蹟。」當耶穌無法滿足希律王時,他立刻把耶穌送走,並鄙視耶穌。彼拉多為了自己的利益,成為宣判耶穌死刑的人。《約10:10》「盜賊來,無非要偷竊,殺害,毀壞;我來了,是要叫羊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。」
*當主揭露我們本性中的罪和軟弱時,我們是否知道基督正在帶領我們經歷祂的得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