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牧書信(33)|提後之七:成為自潔的器皿,帶出溫柔的教導
經文:《提後2:20-26》
序言:可能有些人還沒有進入牧養的服事,或是還在學習的過程中,然而我們要先知道,服事本身是祝福我們的。當我們先學習領受牧養這方面的信息,這會恩膏我們的服事,也會幫助我們在牧養上面成長,然後帶來生活的蒙恩,得到很多反思以及檢討。知道怎麼預備自己,來面對現在主放在我們身邊的人,帶著怎樣的生命來服事。
在我們的服事裡面,心裡有沒有妒忌、自我和驕傲?有沒有不潔淨的意念、不信靠神的意念?如果我們這個器皿不潔淨,我們的事奉,很快就會受到撒但的毀謗。所以,我們要思想兩件事情:
- 我們是怎樣的器皿?我們要怎樣潔淨我們這個器皿?
- 在教導的服事裡面,我們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。
《2:20》「在大戶人家,不但有金器銀器,也有木器瓦器;有作為貴重的,有作為卑賤的。」
⭐️ 大戶人家:貴重/卑賤
大戶人家指的是神的家、指教會。在大戶人家裡面,有兩種器皿,一種是金器銀器,屬於貴重的器皿;另一種是木器瓦器,屬於卑賤的器皿。
⭐️ 都有用途
在主的教會裡面,都有這兩種器皿,代表每一個重生的人都是有用途的。羅得他是聖靈開始、肉體結束;底馬後來愛世界離開保羅。他們的用途,就是成為反面教材,如同木器瓦器。可能他們在關鍵的爭戰、面對重要的事工時,他們的生命還沒有容量可以被使用,還沒有信心可以忍耐,還很容易受傷控告自己也控告别人;亞伯拉罕、大衛、摩西,雖然他們面對猛烈的爭戰,但是他們的榮耀很大,因為他們是合乎主用,預備行各樣善事的人。
整個基督福音事工,有拯救靈魂、有傳揚福音,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服事,都是為了要服事、要成就這個事工的。所以為著整個國度的擴張和前進,有些人是需要做一些瑣碎的事情。當我們以忠心、歡喜快樂、聖潔的心做在神的面前時,這就是作一個貴重的器皿了。
《2:21》「人若自潔,脫離卑賤的事,就必作貴重的器皿,成為聖潔,合乎主用,預備行各樣的善事。」
⭐️ 自潔(馬可)
重點不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器皿,而是器皿本身是否清潔。當我們蒙受了主的恩典,我們能夠自潔,就能夠從卑賤轉為貴重的了。
當保羅和巴拿巴在第一次宣教旅行,面臨最艱難和逼迫的時候,馬可離開了他們,那時馬可的生命還是一個木器瓦器。但到了最後,馬可因為在傳道的事上與保羅有益處,代表馬可的生命漸漸成為貴重的器皿了。
《哥林多後書4:7》「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…。」
《哥林多後書4:8》「我們四面受敵,卻不被困住;心裏作難,卻不致失望。」
⭐️ 作貴重的器皿
- 成為聖潔:(標準→耶穌基督:捨己、背十字架)
即「分別為聖」,過聖潔的生活被主使用,標準就是主耶穌基督。學習主耶穌基督的捨己,然後背起我們的十字架,靠主的恩典潔淨自己,成為貴重的器皿。 - 合乎主用
雖然有些人離開了保羅,但還有像阿尼色弗和馬可,腓利門書中的阿尼西母,這樣合乎主用。《腓利門書1:11》「他從前與你沒有益處,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。」 - 預備行各樣善事
這是我們蒙拯救的目的,也是聖經裝備我們的目的。如果教會有任何需求,我們能夠馬上補上,能夠接觸各樣的人,能夠做各樣的事,這個就是自潔過的工人,隨時準備妥當給主使用,去完成各樣的善事。
⭐️ 如何自潔
- 真理(全備、應用、發展)
我們要從罪性裡出來,要藉著真理啟示我們。真理是由神的道教導我們,怎麼反思我們的內心,省察我們裡面是否有污穢、有自己的動機、有自我的驕傲。當真理傳講的清楚全備後,人才會省察,才能保守自己免受罪惡的染污。然後應用,人才能在自潔裡面帶來果效,隨時準備在主人吩咐的事上盡忠。 - 逃避私慾,追求聖潔:刻意
《2:22》「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,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、仁愛、和平。」私慾不是年輕人才有的,而是年輕人比較容易受試探。所以逃避是要刻意做的,因為私慾在我們裡面,在我們的環境當中,是繼續給我們暗示的。約瑟逃避主人妻子的引誘,是刻意逃避的;但以理和三個朋友拒絕宮廷的膳食,是刻意逃避的;保羅要提摩太效法他敬虔的榜樣都是逃避私慾的美好見證。
⭐️ 追求:公義、信德、仁愛、和平
- 公義、信德→對神的聖潔
追求公義跟信德,是對神的聖潔。我們處事待人朝著公義、公正公平追求的同時,還要藉著信德,信基督已經拯救我們、保護我們了。不管情況、環境如何,我們對神也在神面前能夠坦然無懼帶著無虧的良心。 - 仁愛、和平→對人的聖潔
追求仁愛與和平,是對人的聖潔。我們要懂人的生命,然後有愛人的生命,這樣我們才會捨己,也才能取得真的和睦。真正的和睦是先想到,神要的是什麼器皿,以及我們在神面前要成為怎樣貴重的器皿。
《2:23-26》「惟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,總要棄絕,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。然而主的僕人不可爭競,只要溫溫和和地待眾人,善於教導,存心忍耐。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;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,可以明白真道。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,可以醒悟,脫離他的網羅。」
- 溫溫和和待眾
- 善於教導
- 存心忍耐,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。
⭐️ 教導/牧養的心態
- 爭競→言辭之爭
愚拙無學問的辯論,都與基督真道的基礎毫無關係,裡面沒有屬靈的見識,辯論下去的結果是起爭競,挑起雙方憤怒的情緒。所以保羅囑咐提摩太要「棄絕」,這比「逃避」是更強烈的用詞。因為這樣的爭辯,不但不會對信徒的靈性有實質的幫助,還會破壞基督徒的團契生活。 - 自尊心+是非之心→辯論、爭競
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人,他們裡面有控告的靈,有強烈的自尊心在他們裡面。如果沒有被聖靈充滿,他們聽的時候,是被撒但挑動帶來是非之心,然後就產生與人之間的辯論與爭競。但主的僕人不可爭競,也不要落入這樣的陷阱裡。我們除了要維護真理,有責任要辯護,但我們必須懂得判斷人、了解人的心,也懂得管理我們的心,說話懂得幾時停止。 - 如何不掉入錯誤的心態
1) 溫溫和和待眾人
2) 善於教導→勉勵/更新
3) 忍耐→悔改(轉意)
⭐️ 靈的捆綁:不明白真道→不悔改之心
《2:25》「…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,可以明白真道。」
- 認識背後的靈(面對)
現在他靈裡被捆綁叫他不信,是因為背後有撒但的工作,以致有不悔改的心。 - 溫柔勸戒:愛
用溫柔勸戒、愛他、尊重他,不要惹動他,直等到他被神的愛感動,然後醒悟過來。 - 面對非信徒
更是要以溫柔的心來面對。被捆綁的人,如果神的時間還沒到,我們禱告,自己先活出主的愛來。
分享:
- 你是怎樣的器皿,貴重的還是卑賤的?你要如何成為聖潔,合乎主用,預備行各樣善事的器皿?
- 辯論和爭競,怎麼來的?主的僕人,如何不掉入這樣錯誤的心態?
- 在教會、在傳福音的過程中,一定有抵擋的人;我們明白那背後的原因嗎?根據聖經教導,我們要如何做才能挽回他們?